列表页广告
沈阳工人村,工业遗存成旅游亮点

沈阳工人村,工业遗存成旅游亮点

国庆假期,位于辽宁省沈阳市铁西区的工人村历史建筑群游客不断。漫步在一栋栋带有苏式斜顶的红砖小楼之间,两家住户共用的厨房、厕所,狭小房间安装的吊铺,墙体内嵌入的老式橱柜……人们仿佛回到了四五十年前的城市家庭。
沈阳铁西“工人村”是新中国最早集中规划的工人住宅区,在国家一穷二白的起步阶段,这里“楼上楼下,电灯电话”的居住条件,承载了老一辈产业工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。而今历经城市变迁和住户搬迁,这里只留下一个由32栋三层老楼围成的独立街区。每逢节日,都会有不少人前来,在回味过去中追忆青葱。
今年70岁的崔孝华在“工人村”住了大半辈子,尽管前些年乔迁新居,但她还是时常回来看看老建筑。“别看现在条件不好,那时候‘工人村’可是全国的高级住宅。”老人一脸自豪。
崔孝华(左)和老邻居在家中看相册。新华社记者于也童摄
20世纪50年代,沈阳市投入1200万元,建设143栋建筑群,沈阳冶炼厂、沈阳电缆厂等44家大中型国有企业在此设立家属宿舍。
“当年,只有劳动模范、先进生产者才能住进来,”崔孝华说,楼内通水、通电、通煤气,庭院里配有秋千、滑梯、单杠等设施,“大合社”(百货店)里各色食物一应俱全。这些,让沈阳“工人村”作为改善工人居住条件的样板而闻名全国。
沈阳市工人新村三社区党委书记赵咏梅介绍,20年前,“工人村”就日渐落伍。“每户平均30平方米的居住面积,对城市居民来说实在是太小了;共有厨房和卫生间,也给邻里之间带来了许多不便。”她说,特别是经过半个多世纪的风风雨雨,楼梯开始沉降,水电管路也故障多发,“‘工人村’曾一度成为沈阳市居住条件落后的代表”。
十几年前,沈阳市开始对铁西区进行大面积改造,“工人村”的大部分建筑被接连拆迁。走进崔孝华2012年搬迁的新家,两室一厅的小屋收拾得干净整洁,厨房和阳台宽敞明亮。“不像以前,蜗居在老屋里,今天漏水明天墙掉渣,操不完的心。”崔孝华说。
崔孝华2012年搬入厨房宽敞明亮的新家。新华社记者于也童摄
两年前,沈阳市对最后一批“工人村”住户启动搬迁。目前的32栋老楼中,已有9栋楼的居民获得货币补偿全部搬出,其余居民的搬迁也推进得有条不紊。沈阳市铁西区文体局相关负责人表示,与以往不同,搬迁后的“工人村”老楼将不再拆除,而是作为文物永久保留。
一个老地标消失了,人们期待着一座新地标诞生。
在“工人村”,一座老楼内几年前建起的“工人村生活馆”,吸引了许多人前往参观。楼下的居家养老服务中心,也颇受老工人们的青睐。白天来这里唱唱歌、写写书法、搞搞联欢,已经成为附近很多老人的生活方式。
据悉,沈阳相关单位正在制定规划,对居民搬迁退出后的“工人村”历史建筑群实施统一保护利用。沈阳建筑大学教授陈伯超说,老建筑以其自带的文化记忆,辅以新开发的特色功能,有望重现活力,期待“工人村”打造为一个永不消逝的新地标。


©2024 长春安达搬家公司  移动版

二维码

公众微信